|
时间:2025-01-14 【转载】 国家标准:GB/T36116、GB/T39117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是用于衡量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它从不同维度评估企业在智能装备、智能生产、智能服务等多个领域能力,帮助企业了解自身所处的智能制造阶段,并且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成熟度等级 规划级:企业开始探索智能制造,对相关概念有所了解,初步尝试应用部分智能技术,但缺乏系统化策略与全局视野。或者,企业开始对实施智能制造的基础和条件进行规划,能够对核心业务(如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进行流程化管理。 规范级:企业具备一定的智能制造基础,能对特定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初步实现数据采集与分析,但整体仍处于分散、孤立的状态。或者,企业采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手段对核心装备和业务等进行改造和规范,实现单一业务的数据共享。 集成级:企业制定了明确的智能制造战略,开始构建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实现关键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协同,资源优化初见成效。或者,企业应对装备、系统等开展集成,实现跨业务间的数据共享,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优化级:企业全面推行智能制造,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深度集成与数据共享,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行决策支持,运营效率显著提升。或者,企业应对人员、资源、制造等进行数据挖掘,形成知识、模型等,实现对核心业务的精准预测和优化。 引领级:企业达到智能制造的最高境界,实现全价值链的智能优化与创新,具备自我学习、自我调整的智能化生态系统,能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灵活应变,持续引领行业变革。或者,企业应基于模型持续驱动业务优化和创新,实现产业链协同并衍生新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和引领者。 智能制造标准模型: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 |